步骤来创建财务模型

财务建模并不完全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实际上,可以说财务建模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这是因为没有明确的步骤来创建一个有效的财务模型。然而,有一个大致的框架需要遵循,以便创建一个可行的模型。

下面列出了创建有效财务模型的主要步骤:

  1. 步骤#1:从历史事实开始: 如果准备财务模型的公司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最好从其历史财务报表开始。因为对过去报表的分析通常会揭示隐藏的趋势,这些趋势可能会塑造未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去的趋势只是指示性的,未来可能会非常不同。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财务模型是为初创公司开发的,这些公司没有可用的历史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可比公司的详细信息,或者跳过此步骤。

  2. 步骤#2:隔离参数: 财务模型的目的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收入和支出。然而,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些收入和支出并不是孤立运作的。

    这些收入和费用实际上是多个潜在参数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如果尝试在不了解涉及的参数的情况下预测数字,那么预测可能不会非常准确。

    因此,了解影响业务的关键参数至关重要。这些参数可能特定于行业或特定组织。

    例如,使用商品作为投入或产出的公司必须注意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例如,钢铁和水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将对房地产业产生巨大影响。同样,如果一家公司大部分收入来自出口,则可能容易受到货币汇率波动的影响。

    在这一阶段结束时,财务建模师必须已经识别出所有可能影响其业务的相关参数。这些参数需要被隔离并提供给用户。这将使用户能够一次改变一个参数,并验证结果。

    如果模型设计得当,可以识别每个参数对盈亏平衡点和盈利能力的单独影响。

  3. 步骤#3:识别成本行为: 利润表显示了开支的静态视图。然而,现实情况是,并非所有的开支在生产量增加或减少时都表现出相同的行为。

    例如,无论机器生产多少产品,折旧费用都是固定的。同样,劳动力成本在短期内基本固定,无论它们是否用于生产。然而,有些成本如原材料会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还有一些成本如电力,随着生产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后续单位的电力比前一个更昂贵。

    将不同成本的不同行为输入到财务模型中非常重要。这将确保模型在模拟以了解不同生产水平下的预期盈利能力时给出可靠的结果。

  4. 步骤#4:识别参数之间的关系: 为了确保模型始终合乎逻辑,财务建模师必须确保他们的模型是逻辑的。为此,他们需要识别各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建模。

    例如,价格上涨与销售数量呈反向关系。类似地,一项支出的增加有时会减少甚至消除其他支出。问题在于参数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复杂的且非线性的。准确地识别并建模它们是一项需要经过多年实践才能掌握的艺术。

  5. 步骤#5:为所有参数提供范围: 为了确保模型的逻辑准确性,还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因此,需要为所有已识别的参数提供一个范围。如果财务模型的结果超出某个范围,它应该抛出错误。

    公司随后需要运行数千次测试迭代,以确保所有可能的错误都已被识别甚至在过程中纠正。最终结果将是一个坚固且可靠的模型,可用于决策。

  6. 步骤#6:情景分析: 最后,财务模型应构建为不只给出一个结果。现实是未来高度不确定,决策者如果能获得多种情景会更好。

    例如,最佳情景,即收入最高而成本最低;最差情景,即成本最高而收入最低

总之,财务建模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这些步骤提供了完成任务的大致指导。然而,实际情况是,基于所创建的具体财务模型,还需要执行更多任务。

相关文档

下一篇

上一篇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