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tzberg和Quinn的变革模型
Mintzberg和Quinn(1991)提出了四个主要的情境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影响组织变革的程度。这些因素包括组织年龄和规模、技术系统、组织环境以及来自各种来源的控制性质。
-
组织年龄和规模: 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根据Mintzberg和Quinn的观点,较老的组织会实践更多的正式行为,而较大的组织拥有更复杂的结构。较大的结构反映了行业成立的时间较长。
年轻的组织,处于创业阶段,结构相对较小,因此花较少时间建立可能成为变革障碍的正式传统和做法。因此,年轻组织能够适应变化并接受变化。
但是,另一方面,拥有正式结构和强固的传统与做法的老组织发现很难适应变化,并且在方法上不够灵活。大型组织需要更大的层级结构来监督员工活动,并需要保持更高的控制力。
-
技术系统: 技术系统包括组织用于生产所需输出的工具。技术系统可以通过以下三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组织结构:
-
受高度监管和技术主导的组织表现出更多官僚化的结构。
-
拥有高度复杂技术系统的组织倾向于将决策过程委托给具有管理技术员工能力的专业人员。
-
拥有自动化技术系统的组织倾向于采用更灵活的结构,以便积极应对时代的变化需求。
-
-
环境: 环境因素是指超出组织控制范围的外部因素,如市场驱动力量、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变化等。环境因素以以下方式影响组织的适应性:
-
在动态环境中运营的组织倾向于采用有机结构。
-
存在于复杂环境中的组织采用更分散的结构。
-
处于多元化市场条件下的组织采用以市场为导向的事业部结构。
-
在恶劣环境中运营的组织采用更加集中的结构形式。
-
-
控制/权力的性质: 下列考虑因素决定了权力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影响组织变革:
- 外部控制力度更大的组织采用更集中和正式化的结构。
该模型进一步描述了影响组织变革程度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是:
-
操作核心: 这包括执行生产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基本活动的员工。
-
战略顶点: 这包括负责实施战略决策以实现组织使命和目标的人员。他们享有权力和控制权。
-
中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充当操作核心和战略顶点之间的中介和联系人。
-
技术结构: 分析师(员工)负责规划和执行变革,实施与变革相关的关键决策,并负责培训其他员工以实施变革。
-
支持人员: 支持人员主要是专门的单元。
根据Mintzberg的观点,所有这些组成部分需要融合以改善组织功能。他同样认为,组织结构可以被识别为机器组织(官僚机构)、企业家组织、创新组织(阿德霍克)和部门化(多样化)组织。
他解释说,机器组织具有更正式的结构,并依赖于标准化的过程、程序和惯例来进行组织运作,基于集中的决策过程,任务按照职能部门进行分组。
他进一步描述说,机器组织具有垂直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决策是集中的,高级管理层在中央实施决策。由于机器组织遵循集中决策和正式化结构,就像政府组织一样,因此它们在处理常规工作时表现良好,但在需要实施激进决策的情况下则不然。
模型的局限性
-
该模型忽略了组织效能与管理行为之间关系的分析。
-
他们的假设基于对少量组织的变革模式和结构的分析,不能推广到整个行业或所有组织。
-
该模型假定管理角色的中立性,忽视了许多其他重要因素。
-
该模型没有考虑引入变革前的因素,例如有效的或成功的变革发起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