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谬误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了解了某些心理因素如何对我们的财务投资决策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损失厌恶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股票市场中还有另一种心理谬误造成了许多损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更仔细地研究沉没成本谬误是什么以及它如何影响决策。
什么是沉没成本谬误?
沉没成本谬误描述了一种情绪上的倾向,即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时间和精力在一个已经投资的项目中。很多时候,个人和企业并没有专注于未来可能获得的好处。相反,他们关注的是已经发生的成本。用通俗的商业术语来说,沉没成本谬误被定义为“把好的钱投在坏的地方”。传统的金融理论认为沉没成本是无关紧要的。这意味着,在诸如资本预算和资本配给这样的分析中不考虑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谬误与损失厌恶密切相关。当投资者投资于某只股票或项目时,他们会变得非常深的心理参与,以至于不愿意接受失败。因此,他们倾向于投入更多的资金以使投资成功。这是因为,作为人类,我们被训练避免失败。我们试图隐藏失败并隐瞒事实,直到事实本身发生变化,我们最终成功。
投资者未能遵循其决定会导致认知失调。这是因为当他们未能遵循最初的决定时,他们会在某种程度上将其视为一种失败。即使不继续投入资源实际上可能是明智的选择。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沉没成本谬误,我们可能会做出许多次优决策,这些决策可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净资产。
沉没成本如何影响投资者行为
如前所述,沉没成本源于损失厌恶。因此,由于损失厌恶而造成的投资者错误也适用于沉没成本。以下是一些额外的错误,投资者在沉没成本的情况下会犯下。它们如下所述:
-
激进投资: 观察发现,如果投资者损失了一定金额的钱,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突然会上升。原本非常厌恶风险的投资者开始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例如投资于激进的股票。这通常发生在投资者通过后视镜而不是向前看来做决策的时候。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些钱,所以他们感到心理失调。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想尽快恢复的原因。由于风险较高的股票提供了更快恢复这些成本的概率,投资者经常选择它们。经过仔细评估,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这是谬误。投资于高风险股票的决定与过去所遭受的损失没有任何关联。将两者联系起来实际上是投资者头脑中犯下的错误。
-
平均化: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讨论了投资者如何对其投资产生情感依附,并且当股价下跌时,他们会购买更大的股份以平均成本。除了受损失厌恶驱动外,这也是由沉没成本谬误引起的。这是因为投资者如果没有在该股票上损失过钱,可能根本不会投资于该股票。由于他们在股票上损失了钱,所以才会继续投资更多。
如何避免沉没成本谬误?
避免沉没成本谬误的一个最好方法是将损失视为有用的。不仅收益对投资者有用。有时,损失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利用。例如,面临的损失可以用来减少收入,从而减少应缴纳的税款。因此,损失的一小部分实际上对投资者是有用的。
另一个避免陷入沉没成本谬误的方法是只关注总体情况。投资者应该关注其投资组合的整体回报,而不是过于关注某些股票的价值。例如,如果一只股票仅占投资者投资组合的5%,即使价值下跌50%,损失也很小!因此,投资者应该考虑其投资组合的损失为2.5%,而不是专注于50%这个数字。这将帮助他们避免受到情绪的影响,从而做出理性的决策。
总而言之,理想情况下,在做决策时不应考虑沉没成本。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认知偏差扭曲了投资者的思维过程,他们更有可能在其已经投资的股票上继续投入更多资金。如果投资者没有意识到这种倾向并且不主动寻求避免,他们很可能会继续把好的钱投在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