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折扣正在破坏零售行业?

对商品进行打折以增加销量一直是零售业的重要策略。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这种策略被使用的频率大大增加。这就是为什么该策略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效的原因。

在“促销期”期间大幅打折的基本前提是吸引顾客购买更多商品。其基本理念是,如果消费者觉得他们付出更少而获得更多,他们往往会做出冲动的决定。这些决定通常是因为害怕损失。简而言之,客户最终会因为觉得自己错失良机而购买更多商品。如果他们错过了这个机会,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再次获得同样的机会。

然而,如今打折变得非常频繁。因此,客户实际上并没有面临任何“损失恐惧”。他们知道,如果他们在黑色星期五促销中没有购买某件商品,他们肯定可以在四月促销或七月促销时买到它。

向下竞争

打折的问题在于它只能通过牺牲利润来增加收入。零售商之间的价格战使得整个行业在市场中失去了竞争力。在线零售商的价格降低到如此程度,以至于即使它们不需要承担许多固定成本,也在亏本销售。实体零售商在面对在线零售商时毫无胜算,除非他们也开始积极地打折商品。不难看出,这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战略。大多数采取这种战略的公司将会破产,即使胜利者也很可能会陷入糟糕的财务状况。

文化改变:买来囤货

另一个由大量打折造成的重大问题在于人们已经不再购买未来需要的商品。如今,消费者只会在需要立即使用商品时才会购买。显然,这对零售业来说是一个问题。特殊打折期的整个前提是为了促使人们现在就购买未来需要的商品。如果人们购买的量并不比他们当前消费所需的多,那么打折实际上是在浪费钱。这是因为打折并不能真正增加收入,反而损害了利润。

文化改变:只买打折商品

打折的问题在于它让那些支付全价购买商品的人看起来很糟糕。想象一下,一个消费者花100美元购买了一件商品。然后,六个月后他走进同一家商场,发现这件商品正在打折销售,只需50美元。尽管涉及的金额很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但顾客经常会觉得自己被骗了。这再次创造了一种文化,即顾客只在打折期间购买商品。标价变得毫无意义,定期定价的商品开始显得对顾客来说价格过高。

没有品牌忠诚度

几十年前,品牌忠诚度在零售业务中非常重要。如果商品价格合理且质量好,客户会感到舒适并一次又一次地从同一家商店购买商品。品牌忠诚度对商家很重要,因为它意味着有一股稳定的现金流。

另一方面,打折文化使购物者变成了流浪者。他们现在一直在寻找更好的价格。只要有人愿意降价,顾客毫不犹豫地放弃之前的供应商,转投新卖家。这对企业的现金流量数量和可预测性有着显著影响。

此外,由于缺乏品牌忠诚度,市场营销支出必须持续高企。这是因为公司必须不断吸引客户。降价和增加费用支出对利润空间构成了双重打击。

不规律的促销活动

零售销售在一年中从未真正稳定过。当然,这些销售会根据节日波动。然而,现在销售波动取决于行业内任何人的折扣优惠。由于需求波动剧烈,公司不得不围绕这一点组织运营。零售公司不得不依赖临时工,这些工人在旺季时可以被临时召唤。管理这种临时工作时间表既困难又昂贵。然而,这似乎就是零售业目前的习惯做法。很难想象如果这种无节制的打折行为不停止,几年后行业会变成什么样。

总之,说打折不是一个有用的策略是不恰当的。即便如此,大多数零售公司的销售额在感恩节周末还是增长了500%。然而,正如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所看到的,该策略存在太多陷阱。因此,零售商们需要团结起来,决定更加谨慎地使用打折。否则,零售行业的未来将一片黯淡,而这个行业已经面临着足够多的挑战。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