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的后果
==================
沃伦·巴菲特曾经说过,利率就像重力。 如果资产价值没有重力作用,那么它们的价值可以是无限的。沃伦·巴菲特可能不知道的是,世界正在走向一种奇怪的现象——负利率。
这种新奇的世界既令人困惑又反直觉。普通民众无法理解负利率意味着什么。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已经在负利率下生活。一些小国已经实施了这一政策。
事实上,日本,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也已实施了负利率。 这个想法在欧洲这个先进国家集团中也迅速生根,并且很可能在那里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负利率实际上意味着什么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普通人的生活。
零下限问题
降息一直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的最大工具。因此,每当危机来临,中央银行的即时反应就是降息。这就是发生在欧元区危机和2008年次贷危机时的情况。在这两次情况下,利率都被降到接近零的水平。
现在,利率已经接近零,但经济仍然不能像应该的那样运作。因此,传统的政策将利率降至负值实际上不会真正起作用。因此,经济学家面临一个问题。他们称之为零下限问题。为了进一步刺激经济,他们一直在使用诸如量化宽松等工具。然而,这些工具也有有限的用途。因此,在大多数国家中,将利率推入负值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负利率是如何工作的?
负利率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它是反直觉的,因此需要解释。负利率意味着借款人被付钱来借钱!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借款人借了100美元并在一年后归还,他只需偿还99美元(假设利率为负1%)。
在这种荒谬的情况下,人们不想尽快收取应收款,因为他们这样做会蒙受损失。此外,人们也不想把钱存入储蓄银行账户。这样做会使他们亏钱。因此,他们会把钱藏在床垫下而不是去银行。
消费者无利可图
与人们想象的不同,负利率的好处只对企业和大银行可用。个人不会从负利率中受益。这是因为只有基准利率为负。因此,能够以接近基准利率借款的借款人将受益。另一方面,个人借款人比市场高出几个百分点。因此,基准利率为负1%,对个人借款人来说实际利率将达到1%。因此,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这将是双重打击。他们会被期望支付从银行贷款的费用。他们还会被期望把钱存入银行。
现金囤积
负利率会对经济产生相反的效果。它们迫使消费者远离银行。人们会更愿意把钱藏在家里而不是使用银行。现金囤积打断了经济的循环流动,而不是促进它。因此,这是适得其反的。
政府似乎也有解决方案。世界各地的主要经济体都在走向无现金化。这意味着货币将不再以实物形式存在,而仅以数字形式存在。
因此,把钱藏在床垫下将不再是选择!人们将被迫以数字形式保存他们的钱。然后,如果他们不花掉所有的钱并保持消费主义循环,他们将被迫支付利息。
无资本形成
负利率最糟糕的影响将是完全没有资本形成。所有创业项目都始于企业家的部分储蓄。
在这个奇怪的新世界里,储蓄将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因此,资本形成将不可能实现。此外,小型企业的竞争对手即大型企业将因负利率对其有利而获得不公平的优势。资本主义提供的向上社会流动性可能性将因负利率而减少。
整个负利率的想法似乎很奇怪。因为它会创造一个环境,在其中比赛场地将不公平。富人已经对穷人和中产阶级有巨大的优势。个人的节俭和创业价值观将毫无用处。